农业孵化养殖国家有哪些补贴给你?

2014-04-09 23:51:46 xyfuhua

2006年,国家财政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大政方针,认真贯彻支农惠农政策,切实从大幅增加投入力度、完善资金兑付机制入手,着力做好农业补贴政策措施落实工作,不断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和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,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,继续实施对产粮大县的直接奖励,进一步完善了最低收购价政策。这些政策的实施,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,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,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,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    一、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、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、管理比较规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
    2006年,国家财政安排各项农业补贴资金310.5亿元,据估算,全国约有7.2亿农民从中受益。
    1、从2004起,国家财政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,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,2004-2006年,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390亿元,其中,2006年达到142亿元,比上年增加10亿元,其中13个粮食产区达到125亿元,直补资金占本省粮食风险基金的50%以上。
    22006年,在国务院的部署下,中央财政还新增补贴资金120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、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农资综合直补。
    3、中央财政从2003年开始安排良种补贴资金,大力支持全国17个省区的良种推广。2003-2006年,安排良种补贴资金共计112亿元,其中,2006年安排41.5亿元。通过实施良种补贴政策,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三年恢复性增长。
    42006年,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,比2005年增加3亿元,并扩大了实施范围,重点向粮食主产区、农业大省倾斜,向种粮大户、农机大户倾斜。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,各级财政共投入17亿元,拉动农民投入45亿元,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30多万台(套),受益农民40多万户。
    此外,为提高奶牛良种率和牛奶产量及品质,增加农牧民养殖收益,2006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了奶牛良种补贴资金1亿元,共对178个县的347万头奶牛给予良种补贴。
    在加大补贴投入力度的同时,国家财政还十分重视补贴资金的落实和发放工作。在国务院部署今年春耕生产之前,国家财政提前拨付了一部分粮食风险基金、除晚稻之外的所有良种补贴资金和农机补贴资金,并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抓紧落实到农民手里。这一举措,为做好春耕生产、实现今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。国家财政还全面推广“一卡通”(“一折通”),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的银行卡或存折中,并启动中国农民补贴网建设,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补贴管理。
    二、新增农资综合直补,创新粮食补贴机制,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,保护好农民种粮的收益
    2006年石油调价,加之近几年化肥、农药涨价较多,农民种粮成本增加,影响种粮收益。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,经国务院批准,财政部积极创新粮食补贴机制。考虑柴油、化肥涨价因素,在原有粮食直补的基础上,中央财政新增补贴资金120亿,实施农资综合直补。
    2006年对种粮农民补贴总额达到262亿元,其中:粮食直补142亿元,农资综合直补120亿元,较上年增加98%。从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直补以来,三年累计补贴种粮农民510亿元。实施农资综合直补,是在原来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,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制度的又一重大突破,也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   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的顺利实施,保护了农民利益,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,促进了粮食生产。2004年国内粮食产量达到9389亿斤,比上年增产776亿斤,2005年在2004年的基础上又增产292亿斤,达到9681亿斤,初步统计,2006年粮食产量将达到9800亿斤以上。国内粮食连续三年实现增产,扭转了连年减产的局面,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,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。
    三、进一步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,加大奖励力度
    为进一步缓解产粮大县财政困难,调动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,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。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5亿元资金,在200555亿的基础上新增资金30亿,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。产粮大县政策坚持“大稳定、小调整”的奖励资金分配原则,建立了存量与增量结合、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奖励机制,对粮食安全贡献越大,得到的奖励资金就越多。
    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实施,一是提高了地方财力,解决了当地政府以前“该干、想干而无力干的事”,促进了粮食生产;二是促使产粮大县政府加大对“三农”领域的投入,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收到了良好的政策效果。
    四、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体系及运作方式,创新粮食财政补贴和宏观调控机制,促进农民增收
    2004年为促进粮食生产,保护种粮农民利益,国家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。2006年新粮上市,市场价格一路走低,国家及时启动了小麦、稻谷的最低收购价预案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财政部提出了“敞开收购、公开市场、顺价销售、保障供应、稳定粮价”的思路,完善政策体系、创新补贴机制,拨付最低收购价粮食各项补贴资金59亿元,支持有关部门做好移库集并工作,确保了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到位。
   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,国家掌握了大量粮源,财政部提出了通过批发市场,实行常年公开挂牌、顺价销售、保障供应的思路,既不打压市场价格,又充分考虑低收入者承受能力,把市场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。去年11月份以来北京等部分地区粮价上涨过快,财政部积极促进最低收购价粮食的销售,合理定价,保证市场供应,及时地稳定了市场价格。
    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三年来,已逐步成为与粮食直补同样重要的惠农政策。2006年中央财政支出59亿元,拉动粮价上涨0.1/斤,预计增加农民收入230亿元,收到了良好的政策效果。同时,政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,对形成统一市场、统一价格,健全完善新形势下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。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
在线地图
QQ客服

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856号